我館四季品牌活動的“升級”
分類:館內動態 來源:王浩 時間:2018-07-06 21:08 瀏覽量:
(春季)開海節:漁獵文明的再現
2017年3月19日,由盤錦遼東灣新區管理委員會、盤錦市文化廣電局、盤錦市旅發委主辦,盤錦遼東灣新區二界溝街道辦事處、盤錦市文化館承辦的中國·盤錦第二屆“二界溝開海節”正式啟幕。
“開海節”,民間俗稱趕海、祭海,是一種古老習俗。盤錦遼東灣新區二界溝開海節以“古漁雁文化”為核心,通過祭祀、船工號子、地秧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演,復原了百年前二界溝漁家出海祭祀祈福的景象,表達漁民祈求魚蝦滿倉、出海平安的美好愿望。
祭祀儀式開始后,漁民通過祭祀禮儀、念誦祭文、拋撒五谷的方式,祈求航行平安、漁業豐收。近百條漁船從碼頭出發,駛向遼東灣腹地水域捕魚。與此同時,岸上點燃爆竹,為出海漁船討個好彩頭。整個活動蘊含諸多古老漁獵文明元素,映襯出漁民世代對于渤海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遼河入海口在盤錦,開海節是凸顯地域文化面貌特性的活動。遼河口文化作為盤錦市的代表性文化符號,業已取得人們的共識,接下來盤錦將成立遼河口文化研究會,致力于對包括開海節在內的這一文化形態更為深入挖掘與研討,為盤錦文化傳承和發展奠定基礎。
(夏季)插秧節:講述光陰背后的故事
一場演出,傳承了沉淀百年的遼河口民俗;一個節日,洋溢出別具風貌的遼河口文化。中國·盤錦插秧節以插秧節為載體,向觀眾“原汁原味”展示遼河口的漁雁號子、田莊臺吆喝、坨子秧歌、農耕稻作、古老童謠等民俗與風情,講述這些古老傳統背后的動人故事。
2016年5月21日,中國·盤錦第三屆插秧節上,大型情景展示《印象遼河口》,在大洼區唐家鎮稻草藝術區盛裝開啟,82個情景展示淋漓盡致,精美絕倫地再現了“濕地之都”的質樸之美,詮釋了“遼河口文化”的不朽之魂。
整場活動以插秧節為載體,向觀眾“原汁原味”展示了遼河口的漁雁號子、田莊臺吆喝、坨子秧歌、農耕稻作、古老童謠等民俗與風情,講述這些古老傳統背后的動人故事。
插秧節上所有情景展示參演人員約1200余人,還有2300余只鴨、鵝、山羊進行彩裝大巡游。記者注意到,展示中均是實景,沒有布景。
《印象遼河口》展示均取材于民間,全是當地本土藝術家參與創作,當地群眾參與演出。這些原創、獨特、熱鬧、互動、宏大的情景展現,挖掘和弘揚了地域文化,使沉淀多年的遼河口文化重放光彩。
紅海灘、蘆葦蕩、大濕地在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已經有了獨具特色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如今,遼河口正在走向一條獨特的文化旅游發展道路,弘揚遼河口文化的同時,讓盤錦父老鄉親找到自己的文化根脈。同時也是文化與旅游的高度融合,用旅游的理念推動相關產業發展,讓文化旅游與市民零距離接觸,促進了盤錦的“旅游+文化”發展,進而為盤錦實現全面轉型走向全面發展助力。
(秋季)“紅馬”:地域符號和國際元素的融合
2016年9月11日早8點,2016年盤錦紅海灘國際馬拉松賽在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激情起跑,央視五套全程直播。
來自全球11個國家的30多名特邀運動員、3000名省內外運動員加上迷你運動員,共萬余人參加比賽,共同欣賞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和遼東灣新區漁雁小鎮的美麗景色,領略遼河口文化底蘊, 感受盤錦人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秋風送爽,艷陽高照,參賽選手們身著海爾斯戰服跑過流光溢彩、富有濃郁江南風情的漁雁小鎮,跑過雄闊的混江溝大橋,穿行在18公里的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浩瀚熾烈的紅海灘、 碧綠的葦蕩、金黃的稻浪、藍色的大海、飛舞成陣的鳥群一一呈現在視野中,令參賽選手感受 到“世界紅色海岸線”“中國最浪漫的游憩廊道”的無窮魅力,選手們從臥龍湖碼頭折返,按原路跑回廊道起點,結束全程比賽。42.195公里的馬拉松路線不僅充分向世人展現了擁有“世界最美馬拉松賽道”的濕地之都盤錦的動人風情、遼河口文化獨有的風韻和魅力,同時也向世人展示頑強拼搏的馬拉松精神和盤錦人民積極進取、健康活力、樂享生活的精神風貌。
整個賽程中由特邀運動員組成的第一集團再次遙遙領先。最終,男女全程冠軍為埃塞俄比亞的選手和肯尼亞運動員獲得。 盤錦作為希臘雅典馬拉松友好城市,2016盤錦紅海灘馬拉松所有的全程完賽者,均可獲得申請參加希臘雅典馬拉松的資格。
舉全市之力保駕“紅馬”,使本次比賽向專業化國際化邁進,同時也辦成了一場全市人民的節日盛會。全市上下積極行動,現場秩序井然,群情激蕩,節日般歡快的氛圍感染著所有的參賽選手, 讓永不止步的馬拉松精神在盤錦大地上展現出非凡的魅力。
(冬季)稻草節:讓稻草成為黃金
盤錦是中國著名的稻米之鄉,種植稻谷有悠久的歷史,而獨特的稻作文化足以讓盤錦自豪,找到地域文化之魂。一個文化創意,可以讓稻草成為黃金,讓枯寂的冬天也有了旅游的好去處。稻草藝術節就是將稻草資源賦予藝術的價值,通過美術作品體現盤錦人對稻耕文明的理解和認識,讓省內外游客更完整地享受到盤錦冬季旅游的趣味。
據了解,盤錦有170萬畝的水稻種植面積,稻草產量豐富,適宜就地取材。而2015年舉辦的盤錦首屆冬季稻草藝術節共動用稻草資源達300余噸,“蕩秋千”“金字塔”、“蹺蹺板”……在稻草趣味體驗區,以稻草為主體,舉辦的開放式娛樂性參與活動,讓千萬游客親近稻草并從中得到獨特的藝術感受,稻草藝術區內不僅設置了稻草擺塑藝術區、稻草塑型藝術區和稻草趣味體驗區,還有稻耕文化博物館區、《冬季盤錦》的攝影展區、冰上垂釣體驗區、冰雪運動體驗區等,總共七大主題展區。
尤其是,稻草藝術區里成立了以文化與歷史為主題的稻耕文化博物館區,通過實物陳列、影像介紹等形式,將盤錦“百年成一稻”的淵源、發展,形象地展現在游客眼前,
盤錦冬季稻草藝術節,立足于本地的稻作文化,以其獨特的稻藝展示和厚重的民俗風情彰顯出遼河口文化的歷史傳承和無限魅力。作為遼寧省冬季旅游重點活動之一,與中國最北海岸線冰凌穿越和冰釣魚蟹挑戰賽,并列為盤錦冬季旅游三大品牌。
2017年3月19日,由盤錦遼東灣新區管理委員會、盤錦市文化廣電局、盤錦市旅發委主辦,盤錦遼東灣新區二界溝街道辦事處、盤錦市文化館承辦的中國·盤錦第二屆“二界溝開海節”正式啟幕。
“開海節”,民間俗稱趕海、祭海,是一種古老習俗。盤錦遼東灣新區二界溝開海節以“古漁雁文化”為核心,通過祭祀、船工號子、地秧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演,復原了百年前二界溝漁家出海祭祀祈福的景象,表達漁民祈求魚蝦滿倉、出海平安的美好愿望。
祭祀儀式開始后,漁民通過祭祀禮儀、念誦祭文、拋撒五谷的方式,祈求航行平安、漁業豐收。近百條漁船從碼頭出發,駛向遼東灣腹地水域捕魚。與此同時,岸上點燃爆竹,為出海漁船討個好彩頭。整個活動蘊含諸多古老漁獵文明元素,映襯出漁民世代對于渤海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遼河入海口在盤錦,開海節是凸顯地域文化面貌特性的活動。遼河口文化作為盤錦市的代表性文化符號,業已取得人們的共識,接下來盤錦將成立遼河口文化研究會,致力于對包括開海節在內的這一文化形態更為深入挖掘與研討,為盤錦文化傳承和發展奠定基礎。
(夏季)插秧節:講述光陰背后的故事
一場演出,傳承了沉淀百年的遼河口民俗;一個節日,洋溢出別具風貌的遼河口文化。中國·盤錦插秧節以插秧節為載體,向觀眾“原汁原味”展示遼河口的漁雁號子、田莊臺吆喝、坨子秧歌、農耕稻作、古老童謠等民俗與風情,講述這些古老傳統背后的動人故事。
2016年5月21日,中國·盤錦第三屆插秧節上,大型情景展示《印象遼河口》,在大洼區唐家鎮稻草藝術區盛裝開啟,82個情景展示淋漓盡致,精美絕倫地再現了“濕地之都”的質樸之美,詮釋了“遼河口文化”的不朽之魂。
整場活動以插秧節為載體,向觀眾“原汁原味”展示了遼河口的漁雁號子、田莊臺吆喝、坨子秧歌、農耕稻作、古老童謠等民俗與風情,講述這些古老傳統背后的動人故事。
插秧節上所有情景展示參演人員約1200余人,還有2300余只鴨、鵝、山羊進行彩裝大巡游。記者注意到,展示中均是實景,沒有布景。
《印象遼河口》展示均取材于民間,全是當地本土藝術家參與創作,當地群眾參與演出。這些原創、獨特、熱鬧、互動、宏大的情景展現,挖掘和弘揚了地域文化,使沉淀多年的遼河口文化重放光彩。
紅海灘、蘆葦蕩、大濕地在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已經有了獨具特色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如今,遼河口正在走向一條獨特的文化旅游發展道路,弘揚遼河口文化的同時,讓盤錦父老鄉親找到自己的文化根脈。同時也是文化與旅游的高度融合,用旅游的理念推動相關產業發展,讓文化旅游與市民零距離接觸,促進了盤錦的“旅游+文化”發展,進而為盤錦實現全面轉型走向全面發展助力。
(秋季)“紅馬”:地域符號和國際元素的融合
2016年9月11日早8點,2016年盤錦紅海灘國際馬拉松賽在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激情起跑,央視五套全程直播。
來自全球11個國家的30多名特邀運動員、3000名省內外運動員加上迷你運動員,共萬余人參加比賽,共同欣賞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和遼東灣新區漁雁小鎮的美麗景色,領略遼河口文化底蘊, 感受盤錦人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秋風送爽,艷陽高照,參賽選手們身著海爾斯戰服跑過流光溢彩、富有濃郁江南風情的漁雁小鎮,跑過雄闊的混江溝大橋,穿行在18公里的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浩瀚熾烈的紅海灘、 碧綠的葦蕩、金黃的稻浪、藍色的大海、飛舞成陣的鳥群一一呈現在視野中,令參賽選手感受 到“世界紅色海岸線”“中國最浪漫的游憩廊道”的無窮魅力,選手們從臥龍湖碼頭折返,按原路跑回廊道起點,結束全程比賽。42.195公里的馬拉松路線不僅充分向世人展現了擁有“世界最美馬拉松賽道”的濕地之都盤錦的動人風情、遼河口文化獨有的風韻和魅力,同時也向世人展示頑強拼搏的馬拉松精神和盤錦人民積極進取、健康活力、樂享生活的精神風貌。
整個賽程中由特邀運動員組成的第一集團再次遙遙領先。最終,男女全程冠軍為埃塞俄比亞的選手和肯尼亞運動員獲得。 盤錦作為希臘雅典馬拉松友好城市,2016盤錦紅海灘馬拉松所有的全程完賽者,均可獲得申請參加希臘雅典馬拉松的資格。
舉全市之力保駕“紅馬”,使本次比賽向專業化國際化邁進,同時也辦成了一場全市人民的節日盛會。全市上下積極行動,現場秩序井然,群情激蕩,節日般歡快的氛圍感染著所有的參賽選手, 讓永不止步的馬拉松精神在盤錦大地上展現出非凡的魅力。
(冬季)稻草節:讓稻草成為黃金
盤錦是中國著名的稻米之鄉,種植稻谷有悠久的歷史,而獨特的稻作文化足以讓盤錦自豪,找到地域文化之魂。一個文化創意,可以讓稻草成為黃金,讓枯寂的冬天也有了旅游的好去處。稻草藝術節就是將稻草資源賦予藝術的價值,通過美術作品體現盤錦人對稻耕文明的理解和認識,讓省內外游客更完整地享受到盤錦冬季旅游的趣味。
據了解,盤錦有170萬畝的水稻種植面積,稻草產量豐富,適宜就地取材。而2015年舉辦的盤錦首屆冬季稻草藝術節共動用稻草資源達300余噸,“蕩秋千”“金字塔”、“蹺蹺板”……在稻草趣味體驗區,以稻草為主體,舉辦的開放式娛樂性參與活動,讓千萬游客親近稻草并從中得到獨特的藝術感受,稻草藝術區內不僅設置了稻草擺塑藝術區、稻草塑型藝術區和稻草趣味體驗區,還有稻耕文化博物館區、《冬季盤錦》的攝影展區、冰上垂釣體驗區、冰雪運動體驗區等,總共七大主題展區。
尤其是,稻草藝術區里成立了以文化與歷史為主題的稻耕文化博物館區,通過實物陳列、影像介紹等形式,將盤錦“百年成一稻”的淵源、發展,形象地展現在游客眼前,
盤錦冬季稻草藝術節,立足于本地的稻作文化,以其獨特的稻藝展示和厚重的民俗風情彰顯出遼河口文化的歷史傳承和無限魅力。作為遼寧省冬季旅游重點活動之一,與中國最北海岸線冰凌穿越和冰釣魚蟹挑戰賽,并列為盤錦冬季旅游三大品牌。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四節之一“開海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