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將著力延長農業的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加快建設畜禽、糧油、水產、果蔬等千億產業集群,形成百億龍頭、千億集群的食品工業發展格局,真正把農業的特色優勢用好、用足、用到位,實現產業興、農業強、農民富。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劉健 攝)
剛才介紹了遼寧在開展“一老一幼”服務、老舊小區改造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請問在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方面,遼寧還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還將采取哪些舉措?謝謝。
非常感謝您的民生情懷。為民造福是永恒的主題,近年來我們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出實策、辦實事、求實效,印發了《關于在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中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實施意見》,并制定了為民辦實事清單,努力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就達到了76.5%。今后我們將在高質量發展中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在遼寧全面振興中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一是讓人民群眾居住更安心。大力建設保障性住房,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更多高品質的生活空間。全省將再改造老舊管網4600公里,其中燃氣管網300公里、供水管網1500公里、供熱管網1500公里、排水管網1300公里;繼續改造700個老舊小區、4463棟樓,建筑面積180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25.6萬戶,讓廣大群眾生活更宜居。
二是讓人民群眾教育更稱心。加快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全省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優質特色普通高中占比分別達到了89.9%、56.4%,市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實現全覆蓋,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擴大優質特色普通高中資源規模,讓學生和家長對教育更加滿意。
三是讓人民群眾就業更舒心。深入實施“春暖遼沈·惠企護航”保用工促就業助振興系列行動,2024年,遼寧全年計劃釋放人社領域政策紅利和發放惠企拓崗貸款70億元以上,幫助企業解決用工缺口70萬個以上,實現從“能就業”、“快就業”向“好就業”、“就好業”轉變,讓求職者更加充分就業。
四是讓人民群眾就醫更暖心。堅持“醫者所能”服務“健康所需”,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2024年將新增省級、市域、縣域臨床重點專科100個。打造“更有溫度的醫療服務”,圍繞診前、診中、診后全面推進優化門診流程,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彈性安排門診時間、建立“一站式”服務中心,讓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更有“醫”靠。
五是讓人民群眾養老更放心。我們將穩步提高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水平,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加強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圍繞老年人“家門口”的養老,傾力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實施1.5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讓百姓養老更放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提問(劉健 攝)
剛才李省長提到,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面振興的先手棋和關鍵仗。請問下一步在打造營商環境方面有哪些考慮呢?
謝謝央視記者的提問,這也是社會各界非常關心的問題。我們經常講,企業創造財富,政府創造環境,我們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先手棋”“關鍵仗”,不斷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優化政務服務,著力惠企利民,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遼寧實際、具有遼寧特色的新路子。
抓營商環境,我們先從政府自身抓起。我們堅持把誠信法治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石,深入開展政府履約踐諾專項整治行動,堅持“新官要理舊事”,大力解決政務失信行為,督辦解決營商環境問題近1.7萬個,市場信心、行業信心、社會信心全面提升。
讓群眾辦事不找關系就是給群眾吃下一顆公平公正的“定心丸”。我們開展“辦事不找關系”改革,叫響“辦事不找關系、用權不圖好處”遼寧品牌。全省累計900多條惠企政策實現免申即享,惠及企業超1100萬戶次,經營主體充分享受到政策紅利。
好事要辦好,好事還要辦快。我們著力推動建設用地“省縣直報”和模塊化審批,審批用時大幅縮短。降低企業稅費成本,去年全省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400億元。我們選定35個高頻“一件事”場景推行“一次辦”,平均減少辦理時間62%,今年將進一步拓展到48個場景。
老百姓打來的電話就是我們優化營商環境的最好契機。目前,12345熱線已打造成為全省政務服務“總客服”,從一件件“小切口”“小場景”“小苗頭”這樣的具體小事上入手,推動營商環境頑瘴痼疾得到專項整治,去年,全省熱線累計受理各類訴求1255萬件、辦結率達99%。
遼寧的營商環境怎么樣,有數據可以為大家作個說明:去年,遼寧企業活躍度提升到66.7%,同比增長3.4個百分點;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6%,國內外企業紛紛用“腳”為遼寧營商環境投下了“信任票”。企業家們盡管放手打拼、放心追夢,我們將是企業家們的“最強后盾”“最好伙伴”。
我們也誠摯地歡迎廣大媒體朋友多到遼寧走一走、看一看,對遼寧營商環境建設多監督、多批評,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提問(劉健 攝)
沈陽、大連等城市一直是很多游客所關注的,另外還包括盤錦的濕地公園等也有很多人關注,請問遼寧省接下來如何把這種大家的高度關注轉化為一種文旅產業的長遠發展的硬實力,吸引大家去了還想去。謝謝。
感謝您對遼寧文旅的關注。遼寧既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有淳樸的遼寧“老鐵”。我們遼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應俱全,各類自然景觀各美其美。同時,紅山文化、三燕文化、遼金文化、清前文化積淀日久,特別是有情有義的遼寧人民,我們正不懈努力,為海內外游客呈現一個最美的遼寧。
在去年底,國家文物局公布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確認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是中華文明古國時代第一階段的代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來到遼寧朝陽市訪古探幽。
今年春節期間,大家紛紛選擇到“不太遠、不太冷、不太貴”的遼寧“嬉冰雪、泡溫泉,過大年”。我們遼寧的特點是雪場特別多,體感又不太冷,冰雪旅游持續地熱辣滾燙!在沈陽,客人們還來到小河沿逛早市,來體驗什么叫更高“性價比”;到地鐵“沈陽站站”,打卡“聽勸文旅”;到全國僅存的兩個故宮-古建筑群之一的沈陽故宮,探訪清前古跡。春節假期遼寧共接待游客4086.6萬人次,同比增長了299.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12.7億元,同比增長572.7%。
而且,這種勢頭還在繼續,今年春季以來,遼寧的賞花觀鳥游再度掀起熱潮,大家紛紛來到遼寧觀賞春花春景、品嘗特色美食、體驗民俗文化,現在大連的港東五街就已成為火爆的新旅游打卡地。
后續我們將不斷完善旅游產品業態,豐富冰雪、海洋、邊境、賽事等文化的內涵,植入休閑旅游要素,大力發展冰雪溫泉游、生態旅居游、海洋海島游、紅色研學游、特色美食游等,我們將推出更多更好、滿足市場需要、又富有地域特色的文體旅融合產品。
我們將借勢承辦“十五冬”,以“跟著賽事去旅行”為主題,豐富文體旅綜合體驗,讓“山海有情 天遼地寧”更加深入人心,打造更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劉健 攝)
我們知道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即將在遼寧大連舉辦。作為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今年的論壇有哪些特點?作為東北亞的樞紐地帶,下一步遼寧將如何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謝謝。
謝謝中國日報的這位記者,也非常感謝您的關心。今年的達沃斯論壇將有來自世界各地的1500多名嘉賓匯聚大連,嘉賓規模和層次都將創造新的歷史。遼寧與達沃斯夏季論壇的“牽手”,同遼寧打造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的戰略高度契合,本次論壇“未來增長的新前沿”主題也與遼寧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的目標高度一致。
遼寧位于東北亞核心地帶,既沿海又沿邊,擁有漫長的海岸線、良好的港口資源、臨近日韓俄蒙的區位優勢,也有工業門類齊全的產業基礎優勢、科教人才富集的創新資源優勢,是最具開放基因、開放潛能、開放活力的省份之一。我們將充分發揮區位、產業和要素優勢,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推進向北向東開放。精準開展招商引資,大力促進外經貿發展,為外資外貿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聚焦世界500強和國內外領軍企業,招引一批好項目大項目、專精特新項目。著力擴大對外貿易,充分利用境內外國際性展會,幫助企業出海布局。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穩步擴大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蓄電池“新三樣”產品和二手車出口質效規模,充分挖掘跨境電商、海外倉、轉口和保稅貿易等新增長點。加快建設東北海陸大通道,爭創中歐班列(沈陽)國家集結中心,穩步提升中歐班列運行質量和規模,推進海鐵聯運提質增效。持續繼續提升各類開放平臺能級,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開發區創新提質、海關特殊監管區賦能、平臺載體聯動發展四大戰略。
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只要我們以戰略眼光、全球視野謀劃對外開放,推動投資、消費、出口協同發力,促進國企、民企、外企競相發展,吸引資金、技術、人才加速涌入,遼寧振興發展就一定會開啟更加壯闊的航程。最后,我要借助今天的機會和在坐的媒體,向海內外客商發出邀請,歡迎來到遼寧,與我們共建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共享東北全面振興的寶貴機遇!謝謝大家!
謝謝李省長和各位副省長,謝謝各位媒體朋友的參與。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再見。

新聞發布會現場(劉健 攝)
監制丨李 磊
責編丨孫 超
編輯丨王忠超
來源丨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