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更加了不起的盤錦——寫在盤錦即將迎來建市40周年之際
車輪飛馳,不覺經年。
盤錦,緣油而建,因油而興,誕生于改革開放初啟鵬程的春天里。從當年農墾開發建設的艱苦奮斗,到遼河油田大會戰的崢嶸歲月,到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不懈探索,再到今天的石化新城、濕地之都,幾代盤錦人不畏艱險、勇擔使命,發揚拓荒精神、奮斗精神,在一次次的困境中磨礪耕耘,破繭成蝶。
40年,我們一直保持發展的定力,緊緊抓住石油石化產業這個“根本”,用足用好油氣這個“老資源”,加大與油地融合、與央地融合,加大項目建設,實現了傳統石化產業的升級,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厚植了資源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
40年,我們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全面推進平臺、投資、貿易、通道建設,加快形成與世界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經貿交流合作新局面,打造盤錦對外開放的新前沿。
40年,我們深耕希望的田野,創新發展模式,推動鄉村振興,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盤錦大米、盤錦河蟹產業兩大聯盟應運而生,帶動了大米河蟹產業規模化優質高效發展,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盤錦大米列入“中歐地理標志產品清單”。
40年,我們始終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標準創建全域全國文明城市,高質量推進濕地生態保護,高效能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國際濕地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一次次榮耀的加身,讓我們越來越自豪,也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40年,我們在大風大浪中學會乘風破浪、在大戰大考中學會迎難而上,努力把日子過成期待中的樣子、把城市建設成理想中的家園。小城市有大氣魄,小體格有大擔當。無論是抗擊“非典”、還是戰“疫”大考,抑或是防汛搶險中的眾志成城、攻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每一個堵點瓶頸……所有的成就,離不開每一個“了不起的人”日拱一卒的努力。一個個平凡的身影,以舍我其誰、只爭朝夕的使命擔當,與時間賽跑、同時代共進,用不平凡的奮斗在平凡崗位上詮釋偉大的內涵,譜寫著“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的精彩華章。
一個人的40歲,已是青春;
一座城的40歲,正值青春。
今天,我們不僅發展自己,也積極擁抱世界。我們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擔當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重要使命,我們與世界共舞,積極融入全球產業發展的大潮。
今天,我們不僅攻堅克難、補齊短板,也即將乘勢而上、開創新局。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在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中走在前列。
今天,我們不僅更有底氣迎接挑戰,也更有實力戰勝各種困難。我們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提升素質、增長才干,讓這座城市在“共鳴”“共情”“共建”“共祝”中走向美好的明天。
回顧過去,總結經驗,我們更加精神振奮;
面對今天,憧憬未來,我們更加信心滿懷。
未來的成功,不是敲鑼打鼓就能取得的,需要我們把這40年凝結的精神繼續發揚,需要我們未來的城市建設者們代代傳承,不懼風雨、守望相助,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氣搏擊未來。
奮進40年,逐夢新征程。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新的征途、使命在肩,惟有一如既往地堅守初心、勇擔使命、奮勇前行,才能成就更加了不起的盤錦。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新時代的盤錦,正處在砥礪奮進的最好時期。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盤錦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時刻保持“沖刺”的姿態、“趕考”的狀態,以當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擔當,把資源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逐夢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