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 盤錦民謠
分類:館內動態 來源:張明 時間:2014-07-29 07:56 瀏覽量:
盤錦民謠歷史從明代、清代、民國,跨越到新中國的改革開放后。這些民謠以“諺語”、“三句半”、“順口溜”、“打油詩”、“數來寶”、“民歌小調”等口頭形式表現。涉及到歷史、軍事、民俗等多門學科,風格或莊重、或夸贊、或哀怨、或幽默、或諷刺。
明代以來,特別是清代以后,盤錦有了大量的民謠流傳,這正是挖掘、整理的基礎。盤錦民謠百分之六十是盤錦獨有的,其余也在盤錦廣為流傳過。目前整理出的盤錦民謠有400多條,包括簡要釋義,計4萬余字。小小民謠涵蓋著盤錦幾百年來的歷史,因短小精悍、語言生動、通俗易懂,便于記誦傳揚,在本地區口耳相傳,廣為傳唱
盤錦民謠多為盤錦人民集體創作的結晶,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在歷史上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是傳播者,大家在勞動中傳播,在生活中傳播,形成多種版本、但大同小異。它是盤錦的歷史容器,承載了盤錦的滄桑。這些活潑、詼諧、健康的民謠文化,可以了解盤錦歷史和民俗,有些也可教育后人,是寶貴的文化資源。
明代以來,特別是清代以后,盤錦有了大量的民謠流傳,這正是挖掘、整理的基礎。盤錦民謠百分之六十是盤錦獨有的,其余也在盤錦廣為流傳過。目前整理出的盤錦民謠有400多條,包括簡要釋義,計4萬余字。小小民謠涵蓋著盤錦幾百年來的歷史,因短小精悍、語言生動、通俗易懂,便于記誦傳揚,在本地區口耳相傳,廣為傳唱
盤錦民謠多為盤錦人民集體創作的結晶,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在歷史上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是傳播者,大家在勞動中傳播,在生活中傳播,形成多種版本、但大同小異。它是盤錦的歷史容器,承載了盤錦的滄桑。這些活潑、詼諧、健康的民謠文化,可以了解盤錦歷史和民俗,有些也可教育后人,是寶貴的文化資源。

上一篇:(市級) 盤錦鼓樂
下一篇:(市級)盤錦葦畫——黃素梅葦畫